每天开心一点

如何做周计划、月计划?

2018-06-28 08:51:00    六月    1808    来源: 知乎

做计划,时间管理一类的,其实是一个涉及到一系列综合能力的项目,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正确的打开方式, 应该是先上升到心理学层面

step 1

做目标, 计划这个事情, 核心是要讨好自己 ,核心是要讨好自己 ,核心是要讨好自己

重要的事情说三遍, 不是用来讨好老板,恋人或父母的 ,

如果你陷入在一段不甘心,不满意的关系里面,围绕这样的生活做的计划,你不会喜欢并且去坚持的,同样工作也如此。 我知道我们大部分时间都陷在不喜欢的东西上了 ,

所以这个时候,更是 要针对你喜欢的东西来专门设定计划和目标管理,而不是,其他人的。

真的, 你没有太多义务去讨好他人。 怎样找自己喜欢的事情,这里不展开了;

Lean in 里有句很经典的话可以拿来用下:假设你现在没有任何顾虑 (就是包括没有任何金钱,父母,感情,blabla 一堆的外在的因素),你会想做什么事情。有答案了吧,ok,那这个事情就是你内心的calling. 私人认为这个事情,才是年计划的基础立足点。

可以是xx岁前有自己的小公司/工作室,可以是xx岁的时候在某个领域拿某奖,总之,就是有个实在的,可以描述的,自己的梦想。

不要害羞,要正视甚至勇于说出你这个愿望,当你自己每天在有想到它的时候,才会慢慢进入你的潜意识,才会慢慢在潜意识层面跟懒惰和惯性作斗争(后面会说点这个潜意识)。

step 2  可量化与可视化时间

2.1 用可量化的时间来积累这个目标

好,现在假设是想30岁以前想在某领域拿一个奖,(不要只说是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,必须要是可以衡量的目标) 一般在一件事情上积累3年,正常都会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,1万小时的理论稍微借鉴下,3年即可看到成效。 每年1000个小时,平均到这上面就是每天3个小时的积累,每周21个小时的积累,去掉安排的休息时间,那平均下来每周15个小时的积累是最好的状态,简单来讲就是在自己的 计划日里保证有3个小时就好。

2.2 可视化时间,让看不见的时间,变的看得见

想想平时打游戏是不是都有进度条,更何况是过日子呢。

在可视化时间这事上,没什么比手帐来的更直接了,强烈推荐用手帐,不仅可以track目标进程,还能帮忙梳理平日的生活与安排。如下会引用佐藤惠书里的一些页面来说明

先梳理下年度目标,这个九宫格,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,但也不要完全按照几个方面去照搬,周围的8个功能格都是为了支持你完成目标来进行的, 因为佐藤惠这本书针对人群比较大众,所以里面还写了生活的其它方面,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或喜好来改(我说过了,我是个懒人,更不是完美主义者,所以请大家见谅我的扫描水平)


中间那个红色的部分就可以改成自己的小目标啊~~  其它可以围绕这个目标来进行,比如进修那栏,就可以填自己需要完成目标的技能要求,为了自己的目标今年可以攒多少钱...季度性图   这个表是为了提醒自己下一个季度的重要任务,其实很多时候, 自己对最近一个季度的目标与计划往往是最有把握的。此图是佐老师按照工作重点和已经固定的行程来画的,可以参考下。


月度性的表,主要是用来标注人际间的会面,或者某项比较重要任务的节点时间 ,这样可以先完成排雷工作,提高对时间掌控性,这本书的作者还建议在月表里的每个周一,把固定的工作时间写上,这样会从整个月的概念上,清楚自已有多少私人时间,但个人觉得周计划表标明的工作时间最好用。

下面要隆重介绍最有用的一张手帐可视化图--weekly 的手帐表

从这里就可以开始可视化私人时间和工作时间这样一个时间的区分

这表还有个很好的地方,就是可以 先把要用的工作时间圈出来

加班有个很重要的原因,就是无法掌控自己在工作上花的时间,所以主要的工作请先就预估出来要花的时间,(最好旁边还有个钟在提醒)并且,注意看里面那个小箭头,另外如果加班时间超过了,圈出的时间,也请用虚线标注出来,利于练习自己对时间的掌控感,这样利于留出要用的私人时间完成自己的小目标。

另外,可以在旁边标注出本周要做的事情,和月度的目标提醒。

step 3   记录和检查

打球讲究球感,学英语讲究语感,同样,记录时间,是要 培养起时间感

3.1首先就是要搞清楚自己的时间黑洞

如果没试着记录自己一天的时间,可能不会发现你每天在手机上的时间可能有4-6小时之久。这几个小时,工作学习什么的,可能只占了很少一部分。 可以下个moment 试试~,连什么时候pick up手机都记录了,妥妥地踏碎玻璃心的现实型软件。

大部分人除去你睡觉,吃饭,处理杂务,人情事故的时间,实际有精力的时间不超过10小时,如果任由感觉来,不去主动掌控时间,一天中可能真正用于做事的时间,大概只有4-5个小时吧,这也是那么多人为什么要加班了

这样情况下,实现梦想,自我管理的时间,从哪挤出来呢? 所以 通过记录提高自己的时间感,是很必要的一步。

3.2 记录另一个重要的作用是为了检查,其实也是反馈系统的一部分

3.2.1 daily的检查

在晚上10-11点左右检查当天的情况,回顾清单,然后安排明天要做的事情。

有些人喜欢安排在第二天早上,我也这样试过,但是最好用的,还是头天晚上11点前安排好。

我看过这样一个比喻,要出门去见人,如果这个路程预估是一个小时,请按1.5小时准备,我觉得同样也适用于做记录上,至少也是提前了7个小时预备你第二天的事,比早上提前1个小时的准备靠谱更多。

3.2.2 weekly的检查

每周周末有固定时间回顾检查这一周的时间安排,并做好下一周的计划。

基本上这样一个月后,我们的时间去哪了的大数据也就出来了,这种数据对自己做计划,掌握时间很有指导意义。有人说, 这样能坚持吗,肯定很累吧,其实你只要坚持几周就好了,几周后,你就会习惯了。

因为这种做计划,记录,检查的过程,会给你带来很大的充实感,这种充实,就是可以维持我们走下去的驱动力之一(其实也跟打游戏的反馈激励系统有点相似)

同时也要经常给自己洗脑催眠啊,经常记挂着这事,想着想着,反复叨念,这样这个事,我们的目标多少会进入一点潜意识的。对了,不要妄图只依靠意识/理智/鸡血来打败懒惰和拖延,人很多无意识/符合人性的行为都是根据潜意识来做的,比如躺在床上,吃零食看电影,怎么可能只靠理智来打败这种基因里的东西,多少也要到同一个层面争取下吧。

先不BB那么多了,以上两个是最重要的检查时间段,能坚持好就是胜利了一大步了。

第一阶段就先写到这里吧。

我们看了那么多写的逻辑鲜明,条理清晰的计划管理,看起来字里行间都有种性冷淡风,人人都是机器人,其实想想,那是个幻觉,大部分人面对的是 老板同事,恋人小孩等各色人种随时会来打搅你的随机性生活,更不用提我们还处在手机,游戏,各种社交,懒惰人性这些主动来侵占我们的私人时间的“险恶”环境下,我们能走出,走好第一步,就该好好感谢下自己了。

本来还想推荐些软件,比如习惯打卡类的,想了想,还是先慢慢来吧,先用好远离手机这个世间黑洞的软件moment 就可以开心下了。